水产动物的病原体包括病毒、细菌、真菌和寄生虫。我们必须分清病原体,了解水产动物病原体的基本特性、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。只有分清病源才能对症下药,在疾病发生时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。
病毒性鱼病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鱼病,称病毒性鱼病。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要微小的生物,直径仅毫微米,均能通过除菌滤器,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才能看清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,故又称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;通常只含有单分子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,外覆以蛋白壳,有些病毒在核蛋白壳外面还有一层脂蛋白膜,叫囊膜。与细菌不同,病毒不能自营新陈代谢,只能在活细胞中生存和复制新的病毒。病毒性鱼病,世界上已发现有余种,国内仅有一种即病毒性出血病。到目前为止,病毒性疾病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,一般都采用免疫法进行预防。
01
病毒成因
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且无细胞形态的微生物,其结构简单,只含有一种核酸,外被蛋白或脂蛋白外壳,因此可看作是“包基因”。病毒自身不能进行生长和分裂,仅能在一定的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出大量的子代病毒,离开宿主细胞后病毒不能复制,并很快失去活性,与其他微生物相比,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。
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,是病毒在细胞外的结构形式,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,并有感染性。病毒的大小是指病毒体的大小。病毒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。其单位是纳米,绝大多数病毒都在100纳米左右。
在我们的养殖过程中,其理化因素对病毒有一定的影响,因为病毒离开宿主细胞的存活时间很有限,很多因素都可影响其感染性,在我们养殖过程中把握这些因素有利于疾病的防治。
1.物理因素:
病毒受理化因素的作用后失去感染性,称为灭活。灭活的病毒仍能保留其他特性,如抗原性、红细胞吸附、血凝及细胞融合等。
▌温度: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,在0℃一下的温度,特别是在干冰温度(-70℃)和液态氮温度(-196℃)下,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。大多数病毒于 50-60℃、30分钟即被灭活。热对病毒的灭活作用,主要是使病毒衣壳蛋白变性和包膜病毒的糖蛋白发生变化,因而阻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。热也能破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,使其不能脱壳。
▌pH值:大多数病毒在pH5~9的范围内比较稳定,而在pH5。0以下或pH9。0以上迅速灭活,但不同病毒在PH值的耐受能力有很大不同。
2.化学因素:
病毒对化学因素的抵抗力一般比细菌强,可能与病毒缺乏酶类有关。
▌脂溶剂:包膜病毒的包膜含有脂质成分,易被乙醚、氯仿、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溶解。
▌酚类:酚及其衍生物为蛋白性剂,故可作为病毒的消毒剂。
▌氧化剂、卤素及其化合物:病毒对这些化学物质都很敏感。故经常使用“改底剂”能对病毒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。
▌抗生素与中草药:现有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,但可以抑制待检标本中的细菌,有利于分离病毒。经过实践证明经常使用“三黄散”“八黄抗毒液”对病毒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。
02
病毒病的原则治疗方法
由于病毒寄生在寄主细胞内,所以对病毒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要么不易到达细胞内,要么对对寄主细胞毒性大。
因此至今尚无治疗病毒特别理想的药物。相对细菌病和寄生虫病,病毒病的发病频率小,尤其一些慢性的病毒病,在不影响使用价值的前提下,只要把疾病控制在上市前就行了。
目前水产动物病毒病还是以预防为主,主要是控制其传染性,开发有针对性的疫苗,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,经常使用“改底剂”、“三黄散”“八黄抗毒液”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03
鱼类细菌性病和病毒性病的主要区别
1.病毒性鱼病:
通常鳃盖、眼眶以及肌肉,不出现腮丝腐烂症状;肠道出血,但肠壁完整,不出现糜烂;肛门通常无红肿,腹水少而透明,镜检无细菌。
2.细菌性鱼病:
通常出现局部充血、脓肿、腐烂,体表可出现鳍条基部充血、蛀鳍、竖鳞,腮丝有腐烂等;肠道出血同时伴肠壁糜烂变薄,严重肠炎还可出现肠空泡状;肛门红肿,腹水多而浑浊,镜检可见大量细菌。
04
常见五种病毒性疾病的防治
草鱼出血病
1.病原体。草鱼呼肠孤病毒,球形颗粒。
2.流行情况
▌流行地区。1970年首次发现,此后相继在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福建、上海、四川等省、市、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。
▌品种。草鱼、青鱼都可发病,但主要危害草鱼,从2.5厘米~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,有时2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。
▌发病水温。水温在20℃~33℃时发生流行,最适流行水温为27℃~30℃。当水质恶化,水中溶氧低,透明度低,水中总氮、有机氮、亚硝酸态氮和有机耗氧率高,水温变化大,鱼体抵抗力低下,病毒量多时易发病。
3.发病过程
从感染到发病死亡,需4天~15天,一般是7天~10天。病程分潜伏期、前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。
▌潜伏期。约3天~10天,在此期间内,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,活动与摄食正常。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。水温高,病毒浓度高,潜伏期短;反之,则长。
▌前趋期。时间短,仅1天~2天,鱼的体色发暗、发黑,离群独游,停止摄食。
▌发展期。时间长短不一,一般为1天~2天,病鱼表现充血、出血症状而死。
4.症状
病鱼各器官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、出血现象;鱼体暗黑,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,可见皮下肌肉充血、出血,病鱼的口腔上下颌、头顶部、眼眶周围、鳃盖、鳃及鳍条基部充血,有时眼球突出,剥出鱼的皮肤,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、出血,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,肠壁充血,但仍具韧性,肠内无食物,肠系膜及周围脂肪、鳔、胆囊、肝、脾、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。
实际上,上述症状群并非全部同时出现,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,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,可同时出现,亦可交替出现。
▌红肌肉型。主要症状为肌肉明显出血,全身肌肉呈鲜红色。
▌红鳍红鳃盖型。主要症状为鳍基、鳃盖严重充血,头顶、口腔、眼眶等处有明显出血点。
▌肠炎型。主要症状为肠道严重充血,肠道全部或局部鲜红色,内脏点状出血。
5.防治方法
▌清塘消毒。清除池底过多淤泥,改善池塘养殖环境,并用浓度200毫克/升生石灰水或20毫克/升漂白粉水(含有效氯30%)泼洒消毒。
▌下塘前药浴。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(PVP-1)60毫克/升药浴25分钟左右。
▌人工免疫预防。发病季节到来之前人工接种出血病防治灭活疫苗,或免疫组织浆疫苗,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,保护草鱼安全度过当年流行季节。①浸浴法:尼龙袋充氧,0.5%疫苗液浸浴夏花24小时;或0.5%疫苗液,加0.5毫克/升莨菪碱,尼龙袋充氧浸浴3小时,成活率可达83%~92%。②注射法:8厘米以上的草鱼,采用腹腔或背鳍基部注射每为注射疫苗0.3毫升~0.5毫升。
▌药物防治。
①中药: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黄、黄芩、黄柏、板蓝根各125克,再加0.5千克食盐拌饲料投喂,连喂7天。
②用硫酸铜溶于水全池遍洒,使池水成0.7毫克/升浓度,隔天1次,连泼洒2次。
2
鲤痘疮病
1.病原。
病原为鲤疱疹病毒。病毒颗粒近球形,复制适宜温度为15℃~22℃,通常成群聚集。
2.流行与危害。
本病通常流行于秋末冬初和早春季节,水温在10℃~20℃时,水质较肥的池塘鲤鱼易发此病,特别是一龄以上的鲤鱼对此病较敏感。当水温升高或水质改善后,痘疮会自行脱落,条件恶化后又可复发。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鱼死亡,在其他情况下,一般不会造成死亡,但影响鱼的生长及鱼体外观,降低商品价格,影响经济效益。
3.症状和病变。
病状的特点是: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,并覆盖着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,随着病情的发展,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大和增多,以至蔓延全身。由于患病部分的表层受到某些刺激增厚而形成“增生物”,色泽由原来的乳白色逐渐变成石蜡状,形成癣状痘疮,上面有时有极小的红色条纹。“增生物”可高出鱼体表1毫米~5毫米,其表面由光滑变为粗糙,质地由柔软变为软骨状,较坚硬,一般不能被磨擦碰掉。这种表皮“增生物”是致密的结缔组织,内有一些微血管,其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。这些“增生物”长到一定大小后,可自动脱落,以后在原位置上又重新长出新的“增生物”
4.防治方法
▌加强综合预防措施,严格检疫制度。隔离病鱼,并不得留作亲鱼。
▌渔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,有病鱼或病原体的水域亦需作清毒处理,最好不用作水源。
▌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洁水中(最好是流动水),体表增生物会自行脱落。
3
传染性胰脏坏死病
1.病原。
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。
2.传播途径。
垂直传播:带病毒亲鱼的卵、精液。水平传播:病鱼的粪便、尿、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,感染途径为鳃和口。
3.流行及危害。
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幼鱼。开食2月龄的苗种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,一般开食后7周开始出现死亡,较大鱼苗首先发病,20周龄以上幼鱼一般不再发病。发病水温为10℃~15℃,水温在10℃~12℃时死亡率可达80%~100%,该病潜伏期与鱼大小及水温有关,鱼越大潜伏期越长,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。
4.症状。
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,死亡速度较慢,外观腹部膨胀,体色变黑,眼球突出,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,肛门大多拖线状粪便,游动缓慢,摄食不良。体重5克以下鱼苗多为急性,死亡速度快,病鱼活动迟缓,侧游或缓慢旋转游动后沉底,腹部膨胀,体色变黑。
5.预防。
不使用带病原的亲鱼繁殖幼体,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及卵,采用独立水体进行产卵、鱼苗孵化、培养。鱼苗、鱼种应放置于渔场最上游,以防止水平传播,防止水源污染。病鱼及死鱼应及时销毁。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。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/升消毒15分钟。
6.治疗。
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。
4
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
1.病原。
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。
2.传播途径。
垂直传播: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,由卵传播几率更大。水平传播:水源受污染等。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。
3.流行及危害。
主要危害鲑科鱼类如虹鳟、大麻哈鱼、河鳟等鱼苗及当年鱼种,发病水温4℃~13℃,8℃~10℃时发病率最高,15℃以上停止发病,2月龄以下鱼苗在水温10℃时死亡率达100%,2月~6月龄鱼种死亡率大于50%,大于7月龄鱼种死亡率约为10%左右,近年发现体重7克~100克的虹鳟也有发病案例。
4.症状。
该病往往在鱼苗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,一般感染后7天~14天发病。病鱼游动迟钝,旋转活动,有时沉底,体色变黑,腹部膨大,鳍基充血,肛门悬挂不透明、黏液状粪便,体侧肌肉呈“V”形出血。慢性病鱼眼球往往突出。
5.预防。
养殖设施及工具严格消毒。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(含1%有效碘)50毫克/升浸洗15分钟,当pH显碱性时可将浓度提高至60毫克/升,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效用降低。病鱼彻底销毁。鱼苗池设在孵化场最上游。
6.治疗。
将病鱼池水温提高至17℃~20℃可控制病情严重恶化。
5
病毒性出血败血病
1.病原。
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。
2.传播途径。
水为传播媒介,通过亲鱼垂直传播,另外池底淤泥及无脊椎动物为其水平传播途径。
3.流行及危害。
主要危害鱼种及幼鱼,一般鱼体大于9厘米才发病。流行于冬末春初,水温6℃~12℃发病多,14℃~15℃发病少,累计死亡率可达80%,当水温变化或移动鱼体后易发生。
4.症状。
分为急性、慢性和神经型三种。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,最后转为神经型。但三种表现型不易明确区分,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死亡,皮肤出血。急性期鱼体表现为体色发黑,死亡量大,鳃苍白有出血点,眼周可见出血点,体内脂肪组织、生殖腺、肌肉、肠系膜有出血点,肝脏色淡,肾脏变薄充血。转为慢性后,死亡下降,体色更黑,眼球严重外突,贫血更加严重,尤其是鳃及肝脏显示严重贫血,鳔及肾脏肿大,腹腔充满积液,使病鱼外观呈腹腔膨胀样。转为神经型后,病鱼作旋转运动,有时急剧挣扎后沉底。内脏严重贫血,体表出血症状不明显。
5.预防。
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与卵,一旦发病,将全场鱼销毁,池塘消毒3个月后,再重新放养健康鱼。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。